杏花雞_杏花雞繁殖期管理技術
種蛋收集飼養種雞,每天必須收集五次蛋,第一次在早上上班后,此時蛋不多,但有的已是昨天下班后個別母雞所生;⑤每天補加人工光照的時間,一般是在天開始黑時開燈光照,至所需總時數為止。
杏花雞具有抗病力強、適應性廣、耐寒又耐熱的優良特點,其飼養條件相對比快大雞粗放。
雞舍建筑結構可以是磚瓦屋、鐵皮屋、石棉瓦屋、瀝青屋。
種雞舍建筑與飼養密度1、飼養密度為開放式雞舍籠養每籠30厘米×45厘米養一只,在地面鋪上墊料的雞舍每平方米養6只。
2、飼養方式:種雞一般采用地面平養、欄面平養和籠養三種方式,除了已介紹的幾種方式外,尚有厚墊料養雞法,它指的是,在一固定雞舍中,開始時鋪墊5-10厘米厚的墊料,種雞生活在墊料上,糞便也排在其上,以后經常用新鮮的墊料覆蓋于原有墊料之上,到一定時期才一起清理墊料和糞便。
該法具有投資少,勞動強度低和減少破蛋率的優點,但在多雨地區應用該方式時一定要做好防潮工作,以免墊料潮濕骯臟,誘發雞球蟲病和呼吸道病的發生。
(1)山坡地飼養也是一種實用的平養方式。
其好處是:①山坡地農村到處都有,地價便宜,不占耕地。
②地方空曠,空氣清新,有利于種雞生長和繁殖。
③地勢高燥,清潔干爽,不易藏污納垢,利于防疫。
④密度疏,且讓種雞攝取到各種微量成分,不會產生啄癖。
⑤可結合山坡種果,禽果雙收。
(2)籠養種雞方式也被越來越多的雞場接受和使用,其優點是:①增加單位面積養雞量的50%。
②減少雞舍投資的30%-50%/每只雞。
③產蛋率提高10%。
④公雞利用率提高2-3倍,公母比從1:8變至1:25。
⑤減少疫病,因為籠養時啄癖、爬跨、接觸傳染的機會少。
⑥管理方便,均勻生長。
⑦公母雞可用不同營養的飼料飼喂。
⑧減少修補欄舍,減少圍網。
⑨方便注射、選種和淘汰。
飼料營養繁殖期種母雞飼料應含代謝能2750千卡/千克,粗蛋白質15%-16%,鈣2.8%,總磷0.60%,有效磷0.40%,食鹽0.37%;
從氨基酸方面考慮,應含蛋氨酸0.27%,賴氨酸0.60%。
飼養方法種雞飼料以干粉料為好,不適宜采用顆粒料,因為顆粒料營養密度高,體積小。
當每天定量供應飼料時,種雞會很快將這些顆粒料吃光,其他時間無料可食,易致啄羽、啄肛和啄蛋。
若不定量供料,讓其自由采食顆粒料,則種雞食入飼料量過多,營養過剩,造成過肥。
1、喂食方式:每天的飼料可以分兩次投喂,每次加料量不能超過飼料槽的1/3-1/2,每次都讓雞將所加的飼料徹底吃完,即下次加料時槽內不能有剩料。
因為通常被雞挑食后剩下的是微細粉料,其中含的維生素和氨基酸相對較多,若飼槽內經常有雞吃不完的剩料,就易造成某種營養成分的不足。
①雞群開始產蛋時的飼喂方法:在產蛋量增加前就提高飼料量。
產蛋量達5%后2-3周內,飼料增加,母雞每天平均耗料80-85克/只,產蛋高峰時可按90克/只供給。
②雞群產蛋高峰過后,調整飼喂量(減少飼料):產蛋量開始下降4%-6%后,可在3-4天內,每100只雞減少日糧量約200克,如果造成雞的產蛋率非正常下降則需立即改回原來飼料量。
2、飲水供給:雞飲水不足時,飼料消化不良,血液濃稠,體溫上升,對雞健康和生長、產蛋都有極不良的影響。
停止供水24小時以后,母雞產蛋量下降20%,并且不易恢復正常。
因此,供給充足的合乎飲用標準的水是保證雞健康和高產的關鍵措施之一。
如使用槽形的供水器,每只雞最少要有2.5厘米,如使用圓形的供水器,每60只雞要有一個供水器。
在炎熱的天氣,如達32-38℃時,雞需要飲用大約2倍于21℃氣溫下的份量,應隨時供應清潔和新鮮的水,并且飲水器每天都要清洗干凈。
3、光照強度:合理的光照必須體現下面幾點。
①繁殖期每天總光照時數決不能逐步減少,而應維持在一個水平不變或在后備期光照基礎上逐步增加。
②種雞補充光照決不能忽亮忽停。
實踐證明,停開燈一個晚上,會使種雞以后幾天的產蛋量降低,且需7-10天才恢復正常。
所以,若不能保證供電和每天開關燈,還不如不補充人工光照好。
③補充光照要定時準確。
黃羽種雞每天保持16小時光照較為合適,一般不宜太長或太短。
④補充的光照強度要適中。
種雞補充光照,一般可以用普通燈泡,每3米間距裝白熾燈一個,離地2米,加罩,每個燈泡60或40瓦。
除了人工光照外,白天自然光照期間強度要足,一般不主張用黑布對雞舍進行遮蔭;
,陰天下雨時白天也要適當增加光照。
⑤每天補加人工光照的時間,一般是在天開始黑時開燈光照,至所需總時數為止。
如要求每天總光照為16小時,其中從天亮至天黑,種雞接受自然光照12小時,則晚上需開燈4小時,共16小時光照。
種蛋收集飼養種雞,每天必須收集五次蛋,第一次在早上上班后,此時蛋不多,但有的已是昨天下班后個別母雞所生;
第二次在上午10時進行;
此外,在上午下班前、下午上班后和下午下班前再分別收集一次,總共五次;
如能在13:00收集一次更好,此時蛋較多,不及時撿出易引致啄蛋癖。
每次撿蛋先撿干凈的,再撿臟的、破的,分開放置。
產在運動場或地面的蛋,若太污臟的,都應棄去,不用作種蛋。
收集的種蛋每天上交一次,在下午下班前;
天熱時最好上、下午各交一次。
異常蛋防制異常蛋包括形狀不正常蛋、軟殼蛋、破殼蛋等。
蛋的大小主要由基因型及種雞的產蛋月齡而定,但飼料中缺乏蛋氨酸及必需脂肪酸如亞油酸時也能產生小蛋。
當雞受光照過度刺激或受應激之時,蛋在子宮停留的時間過短,產出來就成為無殼蛋;
營養不平衡有時也會產生無殼蛋,在產這種營養缺乏性無殼蛋后,種雞常會跟著腿軟弱無力。
蛋殼不全或變形是由于種雞受不良刺激引起輸卵管異常蠕動,或由某些疾病引起,如白痢病、新城疾病和傳染性支氣管炎等。
破蛋率高的原因是缺乏鈣或維生素A和D,以及有關的營養成份不平衡等;
也與管理不善有關,如產蛋箱不夠,產蛋箱底板過硬或坡度過大、集蛋次數少等;
另外,母雞有啄蛋癖時破蛋也增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