養殖技術_絲滑的養殖技術
售完后消毒空欄1周左右再進行下一批飼養。前期飼養30天轉群至后期生長舍,轉群后消毒空欄1周左右,循環飼養;
烏雞又稱武山雞、烏骨雞,是一種雜食家養鳥。
它源自于中國的江西省的泰和縣武山。
在那兒,它已被飼養超過2,000年的歷史。
它們不僅喙、眼、腳是烏黑的,而且皮膚、肌肉、骨頭和大部分內臟也都是烏黑的。
從營養價值上看,烏雞的營養遠遠高于普通雞,吃起來的口感也非常細嫩。
至于藥用和食療作用,更是普通雞所不能相比的,被人們稱作“名貴食療珍禽”。
雞舍選擇與消毒雞舍建造。
雞舍應建在放養地中心地帶向陽平地上,建材可因地制宜、就地取材,木材、毛竹、塑料、油毛氈、帆布、草簾等皆可。
搭建一座北朝南的簡易雞舍,以金字塔或大棚形為好,南邊敞門,雞舍邊緣高1.5-2米,舍頂高2-2.5米,地面平整、壓實、鋪墊料。
雞舍要求保溫、擋風、不漏雨、不積水。
雞舍內每平方米可容納約8-10只雞。
同時在雞舍外設置運動場,面積為雞舍的2倍以上。
要求栽種樹木,搭休息棚,防曬、防雨;
安裝料槽和飲水器。
雞舍消毒。
清除雞舍內所有異物,包括雞糞、墊料、水槽、飼槽、育雛網等,清掃地面和墻壁,更換墊土,然后關閉門窗,進行熏蒸消毒,按每平方米用福爾馬林30毫升、高錳酸鉀15克的比例混合使用,密封24小時后再打開通風。
飼養方式的選擇全進全出飼養法。
平面散養,中間更換墊料1次。
根據房舍面積確定飼養量,全進全出(或短時售完),銷售以批發為主。
售完后消毒空欄1周再進行下一批飼養。
分隔分段飼養。
使用2間或多間相對獨立的房舍,1間作為育雛舍,1間作為生長舍。
轉群后消毒空欄1周左右,再進雛育雛。
第1批育成,全進全出(或短時售完),銷售以批發為主。
售完后消毒空欄1周左右再進行下一批飼養。
以零售為主的分隔分段飼養。
使用3間或多間相對獨立的房間,分為育雛舍、前期生長舍及后期生長舍,面積比為1:2:4。
育雛25-30天轉群至前期生長舍,轉群后消毒空欄1周以上,再進雛育雛;
前期飼養30天轉群至后期生長舍,轉群后消毒空欄1周左右,循環飼養;
后期飼養20天左右開始上市銷售,以零售為主,售出雞體重應達到1公斤每羽以上,10天左右售完,20天后達不到銷售體重的整雞廢棄,空欄消毒,為轉群作準備。
如此循環飼養,批次飼養量為日均銷售量的20倍。
育雛飼養技術育雛期(0-8周齡)是整個飼養管理的關鍵階段。
雛雞成活率的高低,生長發育的快慢,體質的好壞都直接影響到經濟效益,必須掌握以下要點。
1、雞苗的選擇。
目前在我國南方庭院養殖中應用的品種有雪峰烏骨雞、江山白羽烏骨雞、四川山地烏雞、泰和烏骨雞和金陽絲毛雞等。
可以根據當地消費習慣選擇適宜的品種。
健康的雛烏骨雞大小均勻,絨毛富有光澤,眼大有神,蛋黃吸收好,臍環平整,沒有血跡,活潑好動,叫聲響亮,握在手中有彈性,掙扎有力,肛門干凈,無糞便粘附。
2、育雛溫度、濕度。
烏骨雞體型小,對溫度要求比較高,1-4日齡應在36-37℃,5-8日齡34-35℃,以后每周降2℃,5周齡后保持在23-25℃。
在保持室溫的同時,注意通風換氣,保持室內空氣新鮮,避免呼吸道病的發生。
育雛室內相對濕度為第1周65%左右,以后55%左右,以人感到濕熱合適、不干燥為宜。
如果濕度低,應用噴霧器噴水;
濕度高時應加強通風和升溫。
3、及時飲水、開料。
雛雞進舍后休息1-2小時及時飲溫開水,溫度20℃左右為宜,1升水中加葡萄糖50克,補液鹽1克,然后再飲用0.01%的高錳酸鉀水1次。
飲足水后即可開食喂料,6-7次每天。
開食先用半熟碎米再用小雞料。
喂食量以20分鐘左右吃完為宜。
2-4周齡后改為飼槽喂料,喂料采取少喂勤添,喂八成飽為原則,第1周每天喂6-7次,1周后5-6次,隨光照時間縮短,逐漸減少喂料次數。
可自己配雛雞飼料,配方是:玉米55%、高粱5%、麥麩4%、大麥5%、魚粉9%、豆粕16%、槐葉粉3%、骨粉2.5%、食鹽0.37%、多種維生素0.05%、蛋氨酸0.08%。
4、飼養密度、合理光照。
密度過大,雛烏骨雞采食飲水不均勻,發育不整齊。
1-14日齡為每平方米50只,15-20日齡每平方米30只,21-24日齡為每平方米20只左右。
隨時觀察雛雞飲水、采食,及時調整密度和飲水器、料盤的大小。
7日齡內光照以每天20-24小時為宜,7日齡后每周減少光照2小時,直至光照時間為13小時。
光照強度為每平方米4瓦,15日齡后改為每平方米1-2瓦。
5、及時斷喙為防止啄癖和減少飼料浪費。
在7-10日齡用斷喙器切掉由喙尖至鼻孔長度的一半,下喙剪掉三分之一。
也可在20日齡對斷喙不徹底的再進行斷喙。
同時飲水中加入VK3、電解多維減少出血和應激。
6、定期消毒。
每3天進行1次帶雞消毒,用百毒殺1:2000倍稀釋液噴霧,采用2種不成分的消毒劑交替使用,效果會更好。